智權新知
首頁 > 智權新知
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(NSF)最新發布《2018年科學與工程指標》報告顯示,從資金、論文、人才等多方面看,美國科技實力依然全球領先,但大陸科技實力迅速提升;報告指出,2000年到2014年間,大陸的科學和工程專業學士學位授予量大幅上升。陸媒新華社稱,大陸繼「勞動人口紅利」後,現在迎來「工程師紅利」,可助力一帶一路建設,為企業「出海」帶來新活力。
科技創新需要大量資金支持,依據《2018年科學與工程指標》報告提供的數據,2000至2015年間,大陸研發投入年均增長超過18%,但同期美國研發投入年均僅增長4%。報告認為,雖然發展中國家研發投入基數較小、增速相對較快,但大陸表現仍「不同尋常」。
論文引用率名列前茅
論文與專利數目可以反映科研成果,該報告指出,2003年以來,大陸科學和工程專業論文數量大幅提升,依其統計,大陸2016年論文數量超過美國,全球第一。雖然高引用率論文的數量仍是歐美領先,但大陸論文在國際上被引用的次數也在增加,高引用率論文數量也位居全球前幾名。
從研究領域來看,美、日、歐盟的論文重點是生物醫學領域,大陸和印度論文重點是工程學。至於專利數目,以美國專利商標局授予的專利數量為例,美、日和歐盟的專利仍占主流,大陸專利數量相對較少、但在增長。專利領域中,美、歐盟的發明專利多在化學和健康領域,日本專注於半導體、光學,大陸與南韓則在資通訊技術領域活躍。
在高等教育上,該報告指出,全球2014年頒發逾750萬個科學和工程專業學士學位,印度占25%、大陸22%,美國僅10%。
新一輪創新熱潮正盛
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、軟體研究所副所長黃罡,日前在阿里雲舉辦的「雲技術與一帶一路」研討會上表示,中國近來科技創新活躍,主因之一是「工程師紅利」。
瑞銀中國去年底年底發布的報告也顯示,大陸正處於一輪「創新熱潮」之中,尤其在資訊技術、新興工業、家電等領域的創新研發能力較強,「人口紅利」正升級為「工程師紅利」。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80126000093-260309